大企业体系相对完善,大型部门主要是决策和判断,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反倒不重要;
小团队一般在第一线冲锋陷阵,主管对每个人提出要求,下属自然而然就会有情绪,容易被下属品头论足,放大身上缺点;
主管的职责:
主管不是传声筒,主管也不是模范;要通过下属完成目标;
主管要制定目标,方针;
下属挑战目标,主管要及时关注下属进展(比如开早会);
下属如果有收获,会巴不得能展现自己的成就;
评价下属:
工具:能力意愿矩阵,FFS 理论
能力低意愿低:一般为新人,必须下命令;给以详细的指导和密切的监督,找时间肯定和夸奖他们;
能力低意愿高:支持加指导;肯定意愿,
能力高意愿低:工作缺乏自信,
能力高意愿高:放权,不需要询问,这种人你要让他感觉到你十分信任他;
FFS 理论:五种因素和压力
善于掀起变革的开路人:
善于维护后方的守卫:
善于开拓的侦查员:
不可或缺的协调员:人情味
开会
开会之前要做好议程;一定要让参加会议的人提前了解开会的内容;讨论资料;
会议结束前明确任务:
1:分析问题
2:提出解决方案,每个方案的利弊
3:提出自己推荐的方案:
邮件
简介明晰:
及时反馈
如果遇到什么事情没法完成,一定要提前给约定的人说明;
共享文档
Google Drive
OneNote
石墨文档
腾讯文档:
任务管理
任务要会预估时间,要进行合理的拆分,每个人的任务预估时间后,要进行任务的切分,每次提交的代码就是一个功能,否则不好做代码评审;
不要在全部功能都写完再提交所有的修改,这样任何代码评审中的任何意见都会引起大量的修改;除非你的需求设计设计的很完美;
经验
一:早会是必要的,早会上每个人说说自己做了啥,怎么做的,这样既可以防止有人偷懒,又可以交流经验,防止类似的问题出现不会改,而且前一天不会的东西,早会的时候大家可以讨论讨论,做过的给个建议。
二:团队一定每次安排几个人学习新的东西,然后小范围实验,可以大范围教学推广。学习的人轮流来。
三:项目开发文档精细化,明确化,需求的变更必须经过设计人员,设计人员文档化。
四:团队的管理者不要事事亲为,多分任务给下边的人,要看到下边的人的光芒。
一定要有意见箱
有福利有规则层级分明
没福利就要打感情,让其感觉到一直在这也挺好的。会画饼!!
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时间的形式化
开会前自己要有一定的清晰思路和退路,如果没有讨论出结果,自己要有自己可能定的东西,自己先不要说如果团队有更好的,大家讨论通过当然很好,如果没有就用自己的,大部分时间开会时讨论不出来问题的。
员工个人魅力,告诉员工跟着我你会得到很大的提升。
了解员工擅长啥?发现不了就让他自己去发现,经常夸一夸“哎,你这个地方还不错啊!”
防"杠精":分配任务给他,让其感到委以重任,但是也让其自己感觉到自己能力不行。
最担心那种这不行那不行的,又提不出解决方案的。
防止三个和尚没水吃,将其细化任务规则
拍板人!!当好拍板人。将结果公示化让大家都明确清除。
让大家看清楚懒人。
对于新人一定要定期了解其进步,能分配给什么新的任务了。
完成任务时,不要想着取代上级,要想着辅助上级;学习技术时要想着取代上级;
除非要开发的功能显而易见,首先需要在纸上写出你对需求的理解并画出流程图(简化版的规格需求说明书),在脑海里对这段代码进行一个完整的构思。除非你彻底弄清楚了如何修改,否则不要开始代码编写。
禁止傲慢——其实不只是新人——一些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开发人员也会表现出这种傲慢,一部分原因是其满足于个人获得的专业成就,另一部分可能的原因是其缺乏和优秀的人共事的机会,有点坐井观天。
技术不是越新越好,而是能够最接近的解决当前的问题的最好;